ark7有哪些bug? - 投資理財指南
Google Sheet條件式格式自訂公式15個進階技巧完整教學
前言:為什麼需要掌握Google Sheet條件式格式的自訂公式?
在數據分析與報表製作中,條件式格式(conditional formatting)是非常強大的工具,它能讓我們根據特定條件自動改變儲存格的外觀(如顏色、字型等),幫助我們快速識別數據模式和異常值。而Google Sheets的自訂公式功能,更是將條件式格式的靈活性提升到另一個層次。
根據統計,超過80%的Google Sheets進階使用者會使用自訂公式來實現更複雜的條件格式設定,但真正精通這項功能的人卻不到30%。本文將分享15個實用的進階技巧,幫助您完全掌握Google Sheets條件式格式自訂公式的強大功能。
基礎回顧:條件式格式的基本設定
在進入進階技巧前,讓我們快速回顧一下Google Sheets條件式格式的基本設定方法:
選取要套用格式的儲存格範圍
點選選單中的「格式」>「條件式格式設定」
在右側邊欄中選擇「自訂公式」選項
輸入您的條件公式
設定符合條件時要套用的格式樣式
點擊「完成」按鈕
重要概念:在自訂公式中,公式的計算結果為TRUE時,格式就會被套用。公式應以第一個選取儲存格的角度編寫,其他儲存格會相對應地調整。
15個Google Sheets條件式格式自訂公式進階技巧
技巧1:基於其他工作表的數據設定條件格式
許多使用者不知道,條件式格式自訂公式可以引用其他工作表的數據。這在製作儀表板時特別有用。
markdown
=INDIRECT("Sheet2!A1")>100
這個公式會檢查Sheet2的A1儲存格是否大於100,如果是,則套用格式。如果需要引用一個範圍:
markdown
=A1>INDIRECT("Sheet2!$B$2")
注意事項:使用INDIRECT函數時,必須用引號括住工作表名稱和儲存格引用。
技巧2:根據整行數據設定條件格式
當您想根據某個欄位的值來格式化整行數據時,可以使用混合引用:
markdown
=$B1="緊急"
這個公式會檢查B欄的值是否為"緊急",如果是,則套用到整行。$B表示固定引用B欄,而1是相對引用,會根據行數自動調整。
技巧3:突顯重複或唯一值(進階版)
Google Sheets內建的重複值識別功能有限,使用自訂公式可以實現更複雜的識別:
markdown
=COUNTIF($A$1:$A$100,A1)>1
這會標記A1:A100範圍內所有重複出現的值。如果想標記唯一值:
markdown
=COUNTIF($A$1:$A$100,A1)=1
進階應用:只標記第二次及之後出現的重複值:
markdown
=COUNTIF($A$1:A1,A1)>1
技巧4:基於日期條件的格式設定
處理日期數據時,條件式格式特別有用:
markdown
=A1 =A1=TODAY() // 今天到期 =AND(A1>=TODAY(),A1<=TODAY()+7) // 未來7天內到期 更進階的應用是標示周末: markdown =OR(WEEKDAY(A1)=1,WEEKDAY(A1)=7) 技巧5:根據數據的百分比排名設定格式 要突顯前10%或後20%的數據,可以使用PERCENTRANK函數: markdown =PERCENTRANK($A$1:$A$100,A1)>=0.9 // 前10% =PERCENTRANK($A$1:$A$100,A1)<=0.2 // 後20% 技巧6:動態數據範圍的條件格式 當您的數據範圍會增長時,使用開放式範圍參考: markdown =A1>AVERAGE(A:A) // 高於平均值 或者結合COUNTA函數動態確定範圍: markdown =A1>AVERAGE($A$1:INDEX($A:$A,COUNTA($A:$A))) 技巧7:基於多個條件的複雜格式設定 使用AND、OR函數組合多個條件: markdown =AND(A1>100,B1<50) // A大於100且B小於50 =OR(A1>100,B1<50) // A大於100或B小於50 更複雜的嵌套條件: markdown =IFERROR(AND(A1>100,SEARCH("重要",B1)),FALSE) 技巧8:突顯數據驗證錯誤 自動標記不符合數據驗證規則的輸入: markdown =ISERROR(DATA_VALIDATION(A1)) 或者自訂檢查: markdown =AND(ISNUMBER(SEARCH("@",A1)),ISNUMBER(SEARCH(".",A1))) // 基本email格式檢查 技巧9:基於相鄰儲存格變化的條件格式 有時您希望格式根據相鄰儲存格的變化而改變: markdown =A1<>B1 // A和B不同時突顯 =A1>OFFSET(A1,0,1) // 比右邊儲存格大時突顯 技巧10:圖示集與自訂公式結合 雖然圖示集通常是預設規則,但結合自訂公式可以實現更靈活的控制: markdown =A1>=PERCENTILE($A$1:$A$100,0.8) // 前20%顯示向上箭頭 =A1<=PERCENTILE($A$1:$A$100,0.2) // 後20%顯示向下箭頭 技巧11:突顯公式與手動輸入的差異 在工作表中區分公式計算結果和手動輸入的數據: markdown =ISFORMULA(A1) // 標記包含公式的儲存格 =NOT(ISFORMULA(A1)) // 標記手動輸入的儲存格 技巧12:基於數據類型的格式設定 根據儲存格內容的數據類型設定不同格式: markdown =ISTEXT(A1) // 文字 =ISNUMBER(A1) // 數字 =ISLOGICAL(A1) // 邏輯值 技巧13:根據數據變化率設定格式 追蹤數據的變化情況: markdown =(A1-B1)/B1>0.1 // 比上個月增長超過10% 技巧14:使用正則表達式進行複雜文本匹配 Google Sheets支持REGEXMATCH函數,可用於複雜的文本模式匹配: markdown =REGEXMATCH(A1,"^[A-Z]{2}\d{4}$") // 匹配AA1234格式 =REGEXMATCH(A1,"重要|緊急|優先") // 包含特定關鍵詞 技巧15:條件格式的效能優化技巧 當工作表變得龐大時,條件格式可能影響效能。以下是一些優化技巧: 避免在開放式範圍(如A:A)上使用條件格式,改用明確範圍(A1:A1000) 簡化複雜公式,避免不必要的計算 對靜態數據考慮使用腳本批量設置格式,而非動態條件格式 合併相似條件,減少條件格式規則總數 實際案例演示 案例1:專案進度追蹤表 假設我們有一個專案追蹤表,包含以下欄位:專案名稱(B)、負責人(C)、開始日期(D)、結束日期(E)、進度%(F)。 我們可以設置以下條件格式: 即將到期的專案(結束日期在未來7天內)整行黃色: markdown =AND($E1>=TODAY(),$E1<=TODAY()+7) 延期的專案(結束日期已過且進度小於100%)整行紅色: markdown =AND($E1 高優先級專案(名稱包含"[緊急]")整行粗體紅色: markdown =REGEXMATCH($B1,"\[緊急\]") 案例2:銷售數據分析 在一個銷售數據表中,我們可以設置: 銷售額高於區域平均的綠色背景: markdown =A1>AVERAGEIF($B$1:$B$100,$B1,$A$1:$A$100) 銷售額比上月下降超過10%的紅色邊框: markdown =(A1-OFFSET(A1,-1,0))/OFFSET(A1,-1,0)<-0.1 重點客戶(客戶名單在Sheet2的A列)金色背景: markdown =COUNTIF(INDIRECT("Sheet2!A:A"),A1)>0 常見問題排解 問題1:條件格式沒有正確套用 可能原因: - 公式的相對/絕對引用設定錯誤 - 範圍選擇不正確 - 多個條件格式規則衝突 解決方法: 1. 檢查公式中的引用是否正確 2. 確認套用範圍 3. 檢視規則管理器中規則的優先順序 問題2:工作表執行速度變慢 可能原因: - 過多的條件格式規則 - 使用複雜公式在大型範圍上 - 引用其他工作表的慢速函數 解決方法: 1. 合併相似規則 2. 限制條件格式的範圍 3. 考慮使用腳本替代極複雜的條件格式 結語:成為條件式格式高手的關鍵 掌握Google Sheets條件式格式自訂公式需要練習與實驗。建議您: 從簡單的條件開始,逐步增加複雜度 為常用公式建立模板或片段庫 定期檢視和優化現有的條件格式規則 學習結合其他Google Sheets函數擴展可能性 透過本文介紹的15個進階技巧,您應該能夠創建出更專業、更智能的數據視覺化報表。記住,好的條件格式應該是直觀且能提供即時洞察的,而不是讓表格變得花俏但難以閱讀。適度使用這些技巧,您的數據分析效率將大幅提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