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之风的低语
Whispers in the Wind of Life.

贪官和珅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,乾隆为什么如此重用他?

2025-10-16 06:24:02

首先,和珅的才华出众,深得乾隆赏识。他与弟弟和琳都曾就读于当时最高学府咸安宫官学,这是专为培养八旗精英设立的皇家学院。和珅虽出身名门钮祜禄氏,但幼年家道中落,生活拮据。在求学期间,当其他八旗子弟沉溺享乐时,他却刻苦攻读,不仅精通四书五经,还熟练掌握了多种语言,在诗词创作和骑射武艺方面也造诣颇深。他的勤奋好学赢得了内务大臣英廉的青睐,最终迎娶了英廉的孙女冯氏。

按照清朝制度,满族子弟除了科举外,还可通过担任宫廷侍卫步入仕途。在英廉的举荐下,23岁的和珅成为三等侍卫。在任职期间,他仍坚持学习,甚至专门研究乾隆的诗文,这为他日后揣摩圣意打下了基础。一次偶然的机会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:当乾隆引用《论语》中\"虎兕出于柙\"的典故询问群臣时,满朝文武无人应答,唯有和珅准确解读并引申其意,令龙颜大悦,从此平步青云。

其次,和珅卓越的办事能力也是他受宠的重要原因。1780年,在查办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案时,和珅展现了高超的政治智慧。他先以游山玩水麻痹对方,暗中却从李侍尧的管家处打开突破口,最终成功收集证据。更关键的是,当乾隆对处置李侍尧犹豫不决时,和珅敏锐地察觉圣意,适时上奏求情,既维护了朝廷威严,又保全了李侍尧性命,完美实现了乾隆的意图。

和珅的贪腐之路与其早年经历密切相关。幼年丧母,九岁又失怙,家道中落的艰辛让他深刻体会到金钱的重要性。初入仕途时,他也曾是个清官,但在权力与金钱的诱惑下逐渐迷失。为满足乾隆挥霍无度的需求,他发明了\"议罪银\"制度,允许官员以钱赎罪;同时利用职权大肆受贿,经营各种商业活动,成为乾隆的\"私人银行家\"。

有趣的是,有史学家认为,乾隆朝真正的最大贪官可能是乾隆本人,而和珅不过是代君敛财的\"白手套\"。和珅的迅速崛起印证了\"水至清则无鱼\"的官场哲学:一个既有才华又懂得投其所好,既能办事又愿背黑锅的下属,自然深得君主欢心。这种特殊的君臣关系,为我们理解清代官场生态提供了独特视角。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