围棋只有黑白两种棋子,为什么是最复杂的智力游戏?
围棋起源于中国,经过数千年的发展,至今仍活跃于世界各地。围棋只有两种棋子,一种是黑色的,一种是白色的,而且规则也很简单,普通人想要学会围棋并不难,那么为什么围棋被称为最复杂的智力游戏呢?
围棋规则并不难。知道了“气”“眼”“打劫”的规则后,大家就可以在棋盘上切磋了。
用通俗的语言概括“围棋规则”,就是:在这块 19*19 的棋盘上,有 361 个交点。黑白棋子依次放置在交点处,最后“谁占地方大谁胜”。与其他类型的棋牌类游戏相比,围棋的规则可以说非常简单。
但是大家一提到围棋,首先想到的就是“难学”。围棋甚至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智力游戏之一。它有什么复杂的?
一、上手容易,取胜难
在了解了围棋的基本规则后,一般会学习围棋礼仪,比如猜先、取子、落子等,然后再学习“气”“眼”“打劫”等围棋术语。每个人都可以在了解规则、礼仪、术语等后在棋盘上下棋。
然而,新手经常将围棋简单概括为“围”这个词。其实围棋的“围”并不是指围住对方的棋子并带走,而是着眼于围空——双方轮流移动的方式,看谁能得到最多的空。
如果你在下围棋,双方只是“划清界限”,那么先下手的人肯定占了上风。因此,围棋中引入了一个“贴目”的概念,即下棋后,黑子必须比白子多围出几个空,否则判负。
引入贴目的概念后,黑方要想取胜,只能主动出击,防止对方成空。面对进攻,白方只会一味退让,就会给黑方优势。因此,白方也需要做出防守或反击的动作,以确保自己不会落后。
二、计算时机,抉择落子
进攻哪里效率最高?怎么才算防守成功呢?这些都体现在双方棋手对落子的抉择上。围棋棋盘一共361个交叉点可落子,每一个交叉点有3种可能性:黑子、白子或空白。
于是围棋落子的基本可能性为:3的361次方,棋手必须在这众多的可能性中,识别并抉择出自己下一步的落子。
这当中涉及了双方棋手一场关于计算量与心理的博弈。
我想进攻,但又怕被敌方提前发现,所以我“暗度陈仓”,假借抢空来实现进攻。
敌方可能发现了我的意图,暗自布下棋路瞄准我的孤棋,打算在我发动进攻时,实现“围魏救赵”。
每一步棋,背后反映了棋手在脑海中的大量计算:这步棋能达到的效果是什么?对手可能会怎么应对?可能引起的危机是什么?......
漏算一步,甚至会影响后面棋局的走向,让自己输掉整个棋局。
三、判断局势,布局未来
一个老练的棋手,在让新手九个棋子的情况下,依旧能在棋盘上“突破重围”,轻松赢得比赛。
为什么呢?是新手的计算力太差了吗?围棋除了考验棋手的计算量,还考验棋手的大局观。
我们常说“下棋下多了,棋感自然好”,所谓“棋感”就是在运用计算前已经知道相对正确的落子在何处。
棋手需要对棋局的整体局势提前进行判断,即大局观。可以说,棋手的直觉决定棋的走向。
但由于在判断过程中,不确定的因素大大增多,所以对于判断的思考并没有唯一的答案,而围棋中的每一步棋,也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。
某一步棋在当时是坏棋,但随着棋手的有意引导、棋局的进行中,它慢慢变得有价值,便成了好棋。
说围棋复杂还有直观的表现。近年来AI人工智能流行之后,人们频繁地将AI与围棋联系起来,也出现了AI与世界围棋高手对决的场景。事实证明,其他棋类游戏对 AI 来说太简单了,只有围棋的计算量才值得 AI 挑战。
正是因为围棋的诸多变化,才出现了“古今中外,“千古无同局”的围棋谚语。几千年来,围棋不断发展变化,越来越多的人才涌入围棋,但绝不能说他们已经彻底掌握了围棋,也永远不会达到完美的境界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