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少年模式哪家强?20款主流视频直播App测试结果出炉!
在维度三的测试中,我们会具体测试开启 / 关闭青少年模式需要哪些步骤,几重密码,是账号登陆密码还是独立密码,青少年是否可以通过卸载重装,退出账号,手机验证码修改密码等方式绕开 " 青少年模式 " 等方面,根据不同 App 测试结果对比后酌情打分。
最终,ZAKER 新闻根据三大维度的综合测试体验及评分,将 20 款 App 的 " 青少年模式 " 按照保护功能的完善度高低进行了划分。
从测试结果来看," 青少年模式 " 保护功能较为全面的 App 为抖音、抖音火山版、腾讯视频、酷狗直播、映客、快手等。
除控制上网时长,关闭充值打赏等常规保护项目外,上述 App 们能取得较高的评级,均是因为有着 " 过人之处 "。
例如抖音提供三种特殊模式,包括限制使用时长的 " 时间锁 ",完整的 " 青少年模式 ",以及家长可远程管理的 " 亲子平台 " 模式。
在抖音的三种模式下,青少年用户几乎无法自主退出 " 青少年模式 ",即便卸载重装,App 也会自动跳转到青少年模式。6 月开始,抖音表示 14 岁以下实名用户将直接进入青少年模式,且进入后便无法退出。
腾讯视频有着同样高的 " 破解 " 门槛,即便删除应用再重新安装,也难以绕过 " 青少年模式 " 的管控。
不仅如此,家长在腾讯视频中还可以通过 " 绑定孩子账号 " 微信小程序绑定青少年账号,选择性开启 " 时间限制、游戏消费限制、游戏禁玩 " 三种模式,小程序每天都会更新绑定未成年人账号在腾讯系游戏的动态、登陆详情、消费明细等情况。
√ 代表该款 App 在 " 青少年模式下 " 具备相应的功能设定,× 则代表不具备。
从表格中不难看出,各大 App 们基本都围绕 " 青少年模式 " 定制了一整套功能体系,例如专属的学习、知识、卡通类等视频内容,封禁了直播、打赏、充值、交易等金钱操作,关闭了同城、交友、评论、关注等社交功能等等。
可以说,单纯从 " 青少年模式 " 内的功能设置来看,各大 App 们虽不是全都能做到 " 出彩 ",但未成年人保护功能也均算是较为完善,基本考虑和满足了家长方方面面的需求。
形同虚设的 " 青少年模式 ",还不改改?
不过在上述 " 青少年模式 " 功能表中,部分 App 虽然具备常规性的保护功能,但实际却在前端启用逻辑上就出现了较大的设计漏洞。
如果未成年用户可以通过一些简易手段就轻松退出、绕过、破解 " 青少年模式 " 的话,功能再好再完善的模式体系也只能是形同虚设,毫无用处。
例如微信视频号其实是依托于微信整体的 " 青少年模式 ",家长可以自主选择青少年在该模式中可观看的公众号、视频号,使用的小程序等,或者也可直接关闭掉视频号、公众号、小程序等功能。
从设置上来看,微信无疑为家长提供了较强的管理功能,但漏洞并非出在管理功能上,而是出在模式的启用和 " 破解 " 上。
比如其他大部分 App 将 " 青少年模式 " 启动按钮展示在了个人页,但微信则把按钮藏在了更深一级的菜单中。也就是说,家长需要花多点时间才能找到。
另外,家长开启和退出 " 青少年模式 " 使用的是微信号的登陆密码,而非独立的安全密码。许多未成年用户本就知道登陆密码,家长每开一次,他们转背就能关一次。
对于青少年来说,就算不知道登陆密码也没关系,还可以利用 " 忘记密码 + 手机号验证 " 的方式重设登陆密码,或者卸载重新登录换密码、换账号等方式,轻松退出青少年模式。
实际上不只是微信视频号,容易被未成年用户 " 破解 ",基本是中下评级 App 们的 " 通病 "。
例如爱奇艺同样如此,用户在初次进入 App 时并不会收到 " 青少年模式 " 的主动弹窗提示,而是需要在 " 我的 - 设置 " 里才能找到设置 " 青少年模式 " 的按钮。
相比于进入即提示,或将 " 青少年模式 " 功能直接展示在个人信息页面的 App 而言,爱奇艺将该模式 " 隐藏 " 得更深了些。
爱奇艺的 " 青少年模式 " 虽然安排了 4 位数的独立密码以及时间锁等常规功能,但未成年用户只需卸载 App 再重新安装便可进入非登录状态来退出 " 青少年模式 "。或者切换其他未开启 " 青少年模式 " 的账号,也可轻松绕过 " 青少年模式 ",完整使用 App 的全部功能。
值得一提的是,YY、虎牙、斗鱼、优酷等 App 也均存在上述功能漏洞。
而像美拍、秒拍等平台,家长设置好 " 青少年模式 " 后同样无法安心。因为未成年用户可以简单凭借 " 忘记密码 + 手机号验证 " 的方式重设密码,轻松绕过或退出 " 青少年模式 " 的管理限制。
对此也有媒体指出," 青少年模式 " 保护功能失效后,意味着未成年用户更容易接触到不宜观看的暴力、色情内容。
而反观酷狗直播、花椒直播、抖音等获得高评级的平台,均通过技术手段堵住了上述漏洞,即未成年用户无法简单通过卸载重装、手机验证码重设密码等方式来 " 破解 " 和摆脱 " 青少年模式 " 功能。
回看本文开头所提及的各类青少年用户案例,最高法曾明确表示未成年人 " 网络打赏 " 未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则无效,监护人向网络服务提供者请求返还款项时,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。
不仅如此,新修订的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中新增了网络保护篇章,针对网络游戏、网络直播、网络音视频、网络社交等内容作出了更加具体明确的规定,将于 2021 年 6 月 1 日正式施行。
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盛荣华此前也明确表示,2021 年将继续加大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力度,也强调了未成年人使用比较多、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视频直播平台,将成为重点整治对象之一。
在法律政策、主管部门、市场需求等多方推动下,各大视频、直播 App 的管理团队们,确实也该多上上心了。
ZAKER 新闻出品
文 / 曾宪天
实习生陈荣、周紫燕、那文培
制图 / 陆盛华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