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西域服饰撷萃:浅蓝色毛纱帔巾
浅蓝色毛纱帔巾
Light Blue Woolen Gauze Shawl
距今2800年
长147、宽60厘米
1985年且末县扎滚鲁克墓葬出土
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
呈长方形,用浅蓝色毛纱缝制,轻薄柔软。帔巾四周包缘,两端出穗,穗子用毛纱合股而成。帔巾的表面横行分别缝缀三条平行的红色窄条毛布,既美观,又可增强其牢固性。
帔巾也叫帔帛、帔子,是绕于肩上起装饰作用的一种衣饰。《释名·释衣》曰:“帔,披也,披之肩背不及下也”。据文献记载,先秦时期中原平民百姓经常戴这种衣饰,宋人高承《事物纪原》引《二仪实录》云:“秦有披帛,以丝帛为之,汉即以罗”。这件毛纱帔巾是国内目前时代最早保存较好的帔巾,对我国古代服饰发展的研究极有价值。
展开全文
============
以上摘自
2010《古代西域服饰撷萃》
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编著
文物出版社2010年出版
明朝:补服
明朝的官服在衣服的胸前和后背各有一块正方形的补子,所以叫作“补服”。不同品级的官员,用不同的补子。文官的补子一般是鸟禽,例如仙鹤、锦鸡、孔雀、云雁等;武官的补子一般是猛兽,例如狮子、老虎、豹子等。明朝男子的便服多为袍衫,衣襟很大,袖子很宽,衣服的长度超过了膝盖。
明朝男子可以用儒巾来包住头发,比如四方平定巾、网巾;也可以戴帽子,比如瓜皮帽和官员戴的乌纱帽。四方平定巾的四个角都是方的,代表国家和平安定;网巾是用网将头发兜住,然后用绳子收紧,又被叫作“一统山河”,代表国家统一;瓜皮帽由六片布料缝合在一起,又叫“六合一统帽”,代表天下一统。
款式
明朝对于穿什么鞋有严格的规定。平民一般是不可以穿靴子的,南方人平时可以穿草鞋,而北方人只有在冰天雪地的时候,才可以穿用牛皮做的直筒靴。
以上就是汉服的主要款式,你更喜欢哪一款呢?平时自己穿搭时都穿对了吗?有没有将各个朝代的形制混搭?帽子、头饰和鞋都能与衣服相配吗?正确穿搭汉服,不仅是为了更美观、和谐,也体现着对汉服文化的尊重和继承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